5分钟,告诉你茶叶苦味的来源,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茶这么苦了!

来源:个人图书馆-小陈茶事 时间:2023-08-21 16:10:5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相关资料图)

《1》

有位茶友来留言。

说了句有点愤慨的话:

“为什么我喝茶从来没觉得香,也没觉得多好喝,只有苦味和涩味?”

李麻花听了,有点心疼他。

一针见血地说:“这是喝了多少劣质茶,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啊!!”

的确,我们的味蕾是很敏感,且脆弱的。

若是有好茶打底,劣质茶一喝,才会辨识得出来。

就像认识了李逵,见到李鬼,才能慧眼识好汉。

而若是从来没有喝过好茶,一直在劣质茶身边打转,没有对比,何来区别?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对“好茶”都有独到的看法,自己的定义。

有人说,茶叶就是越香越好;

也有人说,茶叶必须有甜味才优秀;

还有人说,茶叶耐泡,有香有水有韵味,才称得上是好茶……

当然,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标准(详情参考国标)。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苦味和涩味,并不是好茶该有的正常表现。

《2》

俗话说,不苦不涩不是茶。

言下之意是,一款茶叶,如果一点都不苦也不涩,那就不正常了。

理论上,说对也对。

因为茶叶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呈苦涩味的物质。

不仅仅是茶,其他的绿色植物,叶片里都离不开含有苦涩感的成分,比如我们平时喝的晒干的草药、中药等等,用来泡水或者煮水,基本上都有苦涩感。

不过,比起普通的草药,茶青鲜叶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才会变成我们喝到的茶。

而所有的茶叶,在原始状态下,都是带芽叶的植物。

就像外界所说,它们就是一片再普通不过的叶子。

之后,由不同的工艺和发酵程度,制作完成后,才划分成了六大茶类。

制茶的过程,有简单,也有复杂。

要说简单,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白茶了,不炒不揉不杀青,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论复杂,则就要提到武夷岩茶了,工序多,难度大,采摘下来后要摊晾,要杀青,要发酵,要焙火。

尤其是焙火,未必一次就能搞定,需要多次焙,甚至反复焙。

但是,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有一个共性——去除多余的水分。

当鲜叶中的水分大量排出的同时,青叶里多余的苦涩物质,也会一并离开。

只要工艺得当,制作精良,好茶身体里留下来的苦涩物质,是很少的。

当然了,即使是制茶大神,也没有办法把苦涩物质完完全全地赶走,难以做到一丝苦涩感也无。

只能是最大程度、最大限度地,把它们流失出去。

正因如此,“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一直流传在茶圈中。

甚至于,被有一些商家当作挡箭牌,来回应自己所售茶叶苦涩而遭到质疑的情况。

可若从实际出发,却是漏洞百出,无法站住脚。

《3》

据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当中呈苦味的物质是咖啡碱。

而呈涩味的物质,则是茶多酚。

简单来说,它们俩各司其职,一个负责让茶汤苦,一个负责让茶汤涩。

所以,当一款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太高,并且冲泡的时候,大量释放到汤水里。

那么,茶汤喝起来就会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至于这样的茶,必定是无法称作“好茶”的。

如同开头那位茶友的留言里,喝茶除了喝到苦味和涩味,压根没有感受到丰富的香气,更没有觉得茶汤好喝。

既然如此,喝这样的茶纯属给自己的味蕾找虐,还不如喝白开水,何苦来哉?

毕竟,没有人是喜欢“吃苦”的。

顺便澄清一下,虽然前面提到茶叶中的苦涩物质无法彻底消除,但不代表所有茶喝起来都会浓酽苦涩。

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

在茶叶的细胞中,除了茶多酚和咖啡碱以外,还有其他的有益物质。

在大家的共同作用下,茶汤才会变得香清甘活,芳香扑鼻,回甘生津,韵味十足。

特别是当其他物质,如茶氨酸的含量,高于茶多酚和咖啡碱,那么苦涩味就会被鲜爽味给压制住,并且中和掉。

因此,茶汤喝起来非但不会觉得苦与涩,反而鲜爽清甜,柔润稠滑。

只有不好的劣质茶,才会在苦涩物质含量极高的同时,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极度匮乏。

于是,这种茶汤喝起来,寡淡、轻薄、鲜爽感弱,苦涩和涩味非常明显。

即便是抛开口感,单从营养价值上来说,这样的茶叶也不能算作好茶。

长期喝苦涩的茶,不仅对味蕾是折磨、是伤害,对身体更没有好处。

《4》

除了茶叶自身品质的原因,还和泡茶的手法有关系。

品质优秀的茶,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冲泡,照样也会变得面目全非不好喝。

最典型的,就是闷泡。

用盖碗泡茶时,注水结束后,没有及时倒出茶汤,而是刻意延长了茶叶与水接触的时间。

拿着盖子,左拨右拨,装作是在刮去浮沫的样子。

一通操作下来,茶叶已经闷在水里好几分钟了。

汤色变得极深沉,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也已经来到了茶汤中。

与此同时,芳香物质在闷泡的时候,大量挥发。

所以,一泡内质丰富的好茶,被一阵折腾以后,变得很难喝。

又苦又涩,香气寡淡,极其难喝。

实际上,好茶内质丰沛,营养物质含量高,滋味物质丰富,一泡就有好味道。

好比一块吸饱了水的毛巾,轻轻一拧,就能出水。

没有必要闷泡,快出水反而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让滋味物质均匀浸出,不苦不涩,汤水饱满。

唯有品质不佳,内质单薄,养分少的茶,才需要拼命闷泡。

因为快出水对它们来说,没有办法释放足够的物质,呈现出来的茶汤,寡淡无味,如同白开水。

另外还有一点,泡茶之前,要合理控制投茶量。

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茶叶不是放得越多越好喝。

过量投茶,泡出来的茶味肯定是极浓酽、极苦涩的,不好喝。

《5》

当然了,茶多酚和咖啡碱并不是不好。

在含量适中的情况下,与其他养分一起摄入体内,其实是有益处的。

但如果过量了,那就不行了。

长期摄入,容易让身体埋下隐患。

比如有痛风症状的茶客,如果喝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太高的茶,时间一长,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不如不喝。

既然要喝茶,就一边享受茶汤带来的美好体验,一边让身体舒服。

如果一杯满是缺点的茶汤,无香无韵,苦涩难忍,摆在面前,还不如扭头去喝白开水。

切勿委屈了自己,更别拿身体开玩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科技讯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5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