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你能想象吗?过去一年里,上海浦东15万户居民家庭的用电竟然是生活垃圾资源再利用后获得的。经过处理的干湿垃圾有变成电的“魔力”,就连建筑装潢垃圾经过资源化加工,也能成为再生骨料,回归城市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该条例实施四年来,上海紧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关键点持续发力。从产业而言,垃圾分类催生着资源利用产业迈入“红利期”,越来越多绿色低碳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就城市发展而论,科技创新也成为居民和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有力支撑。
固废处理 破解“垃圾围城”
位于浦东曹路镇的黎明生态园,20多年前这里还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是一片绿茵草地。浦东每天2000吨的干垃圾、1000吨的湿垃圾、2000吨建筑装潢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每年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3亿多度的电能。
5月22日,记者在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黎明资源)中央控制室大屏上看到,从各个中转站运送来的垃圾卸入储料坑暂存,经发酵后的垃圾被投入焚烧炉。中央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大屏则显示着累计处理垃圾、累计发电量、累计碳减排等指数。不到10个运行人员,每天监控着浦东2000吨干垃圾处置过程。
“科技的发展以及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实让垃圾焚烧成为可靠、安全、高效的垃圾处理方式。”黎明资源总经理陈卫华说。得益于上海市民们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垃圾焚烧的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仅热值这一项数据就提升了15%。
事实上,垃圾分类后真正带来的考验是城市湿垃圾处理能力。工作人员举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湿垃圾处置量变大了,设备的故障率反而降低了。他说,湿垃圾的纯度直接影响着转换成绿色能源的效率。黎明资源的湿垃圾处理最终选择采用湿式厌氧发酵处理工艺,由此建成日处理能力300吨的有机质处理厂一期。此后上海大部分湿垃圾处理厂先后参照黎明资源的湿垃圾处理工艺进行建设。
黎明资源还探索“吃废吐金”,实现内外双循环。在黎明生态园,园区内物质与能量实现“小循环”——餐厨垃圾75%厌氧发酵产沼发电,25%成沼渣与干化残渣焚烧发电,25%发电量和余热供设备运转;园区外垃圾与资源也开展“大循环”——干垃圾焚烧、湿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电能供给城市居民,由湿垃圾提炼的3%地沟油还将成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
科技加持 垃圾分类更高效
垃圾分类看似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却是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考验。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到湿垃圾和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处理好这两个“末端”环节就意味着把大量垃圾原地“消化”,最终变废为宝。
在上海市徐家汇花园小区,科技感十足的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已经渗入垃圾分类的全流程。”上海强丰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连强说,“现在的垃圾分类已经用上了‘互联网+大数据’,一个垃圾厢房能够将人脸识别、自动称重、垃圾投放及垃圾处理大数据等功能集于一体,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而且,后台终端还能对垃圾进行全程跟踪,实时反映垃圾数量、分类质量、生产调度等,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人人参与社区治理,正在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好习惯”。在虹口区家豪庭小区内,有一幢集时尚与科技于一体的小屋——爱家“环保小屋”。这是一个结合废旧衣物再利用、湿垃圾堆肥和雨水灌溉的资源循环型绿化项目,首次引入“无废小区”的概念,既是一个垃圾分类与环保公益的宣传阵地,也能提升小区居住品质及亲子互动体验。
“垃圾分类还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破题”,新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晶对此感受很深。
从家门口的绿色垃圾工厂到环保小屋,演绎着从丢弃到重生的资源循环,生动诠释着人与城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上一篇:海南重奖知识产权创新主体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科技讯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5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