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知识》杂志社社长、《问天少年》主编俞敏现场展示《问天少年》科普内容。 洪恒飞 摄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遏制谣言对群体行为的左右?AI应用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4月2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科普阅读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这类问题不妨通过科普阅读寻找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指出,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从宏观层面看,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加快的重要支点;从微观层面看,能引导公众在遇到问题时达成一种共识——寻求科学框架下的解决方案,而非诉诸迷信或者伪科学。
科普读物不仅是作为一种门类
延续了第一部的水准和热度,《流浪地球2》在论坛上被多次提及。与会专家由此延伸到科普读物,强调了优质内容的重要性。
“把内容做优,科普读物也能变得热门。”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作题为《全民阅读切不可忽视科学普及》的主旨报告时说,关键是需要精耕细作,将原本深奥、晦涩的内容变得好看、耐看,表现形式也需要多元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聂震宁认为,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在开展全民阅读过程中,将科普阅读仅仅作为一个应该有的门类是不够,需要有一股热情来对待。
“时下,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公众开展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内容鱼龙混杂,有的所谓的科普介绍,实则在误导读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吴尚之指出。
他建议,开展科普阅读需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青少年读者群体,从小打好基础,提升科学素养;二是新媒体传播,充分利用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的科普资源,加大科普知识的权威发布和推广力度。
引导青少年站在山巅上眺望
一篇由院士撰写的3000字国产飞机解说稿,被转换成了一份直观、精美的图解说明……论坛上,《航空知识》杂志社社长、《问天少年》主编俞敏现场展示了《问天少年》系列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科普内容。
随着版权引进的优质外国科普读物增多,创刊半个多世纪的《航空知识》杂志社感受到市场压力,2022年,《航空知识》决定做一本全球视野、中国原创的图解科学杂志,《问天少年》应运而生。
俞敏说,《问天少年》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普及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树立科技自信,心怀中国,放眼世界。杂志发行量出乎意料的高,还收到成千上万读者的来电来信,正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学科学 爱科学”主题读书行动,加强科学教育,普及科学常识,激发青少年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未来星球2049》作者张文武说,让国民通过科普、科幻,全面地解放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这需要认真到位的科普,而不能过度演绎。比如“牛顿因为苹果砸头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太过简化,很多人不知道他脑海中雄伟无比的大炮理想实验。
张文武表示,建立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科普功不可没,必不可少。向历史去借鉴,向未来去展望,通过科普阅读,给孩子站立山巅眺望的机会,改变的或许是一个人的一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科技讯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5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