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国英
为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近年来,宁波市科协聚心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期间,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探索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与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宁波特色、全国水平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
(资料图片)
厚植沃土润科学素养,立德树人筑科学梦想
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以名师为引领,注重发挥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培育科苗学子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
“从黑死病到如今的新冠,千万年来,人类与病毒博弈共存和共同演化,范家君教授的讲座,让我由衷感叹科学家们面对的挑战无处不在,他们是科研道路上的战士,而我也会带着心中理想的种子,踏入新征程!”刚参加了全国高校科学营复旦大学分营的第六期宁波市科技新苗成员效实中学顾亦凡写道。参加浙江大学分营的六期科苗学员宋柯萱分享:“从科苗活动到这次的科学营,慢慢地,让我感到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我的科苗导师杨晔他曾跟我们讲,做好科研,是国家需要、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体,这次的浙大科学营,为每一位敢于向科学发问的学子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我们新一代青年的科研思维,我也将带着三个需求叩开科研的大门。”
宁波市科协每年会在科苗学生中推荐近20位学生参加以“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触摸科技前沿,瞭望科学魅力,收获科学梦想。
除了参加高校营,科协还鼓励科苗学子参加学术论坛,聆听前沿科技报告。第二届浙江青年科学家节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举行,经市科协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了22个学生名额能前往现场参加活动。本届宁波科苗学子欣然前往,一天10场报告、1个论坛、1次访谈、1个展览,高密度的人工智能专场活动,让科苗学子心潮澎湃,对AI不再模糊抽象,而是成了鲜活的存在。
“高密度知识学习,很烧脑,但新一代青年必会接过科学探索的火炬,共同一点一点地照亮未知而璀璨的未来。”镇海中学姜飞羽同学参加了人工智能专场活动后,写下如此感言。
以优质资源辐射促科学实践,多措并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谈到科学,许多人会有距离感,原理复杂、术语难懂,当科技新苗遇见“天花板”级的英才计划时,也亦如此。自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实施以来,一直与全国的“英才计划”保持着信息相互信交流和工作经验分享的联系。这个暑期,“数学学科英才特训营”在浙江大学举行,宁波获8席参加名额,经选拔推荐,宁波8位科苗学子与来自全国的有数学特长的同学一起参营。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斌勇首场开讲《前沿报告》,百人计划研究员齐治、徐翔、浙大求是教授蔡天新等多位重量级院士、专家授课。探究数学、微课题研究、大学先修课等环节的数学课程,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数学的广度和深度,这也将激励他们攀登数学高峰。
与此同时,第六期宁波科技新苗还紧跟导师落实课题研究。宁波市农科院严成其导师带领的科苗们,在《宁波汤圆专用糯稻新品种选育及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中,科苗们提出在宁波汤圆里加魔芋粉的创新设想变成了现实,通过各种工艺的改进,加了魔芋粉宁波汤圆开裂就少了很多,科苗们不受约束的创新灵感得到了导师的赞赏。“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来实验室上班,大家一起讨论方案,想法都很新奇,我们导师尽量按他们对课题的设想去实验,现在我们加工工艺都提倡有机,这次他们提出的加魔芋粉的设想,经过试验还真改良了不少,是个非常不错的想法。”导师严成其这样评价。
镇海中学、宁波惠贞书院、效实中学的科苗项目还积极参与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版块,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截至目前,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自2015年由宁波市科协与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实施以来,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13所高校、院所的76人次导师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宁波24所普通高中学校的积极参与,共培养了712名学生,完成2325篇实验报告。相信随着科技新苗们的茁壮成长,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创新后备人才将竞相涌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P40/Mate 30率先用上!华为系统云翻新正式上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科技讯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5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