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宁
(资料图)
你最先想到的是满城的绿意
还是嗦一口就上头的老友粉
今天带大家换个角度逛 “绿城”——
不追网红景点
专探藏在街头巷尾的劳务品牌宝藏地
从能找活的口袋公园
到出 “粉师傅” 的名校
再到育 “金牌月嫂” 的基地
每一站都有实打实的技能惊喜
看完才懂:
南宁的 “暖”
不止在绿意里
更在帮人就业增收的实招里!
打卡第一站:
“零工市场”——南宁市就业创业文化公园
搭平台:零工招聘会
从 “马路零工” 到 “全链条服务站”:南宁西乡塘区曾有 “马路零工市场” 痛点,2022 年建成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工市场,3000㎡空间划分功能区,提供招工、培训、维权等全链条服务,直接填补市区零工公共服务空白,让零工找活不用再 “风里等”。
升级 “口袋公园 + 博物馆”:2025 年市场再升级!变身全市首个就业创业文化口袋公园,还配就业文化博物馆,求职休闲两不误。更精准对接比亚迪等企业,搞 “专场招聘 + 直播带岗 + 专车送工” 全流程服务,至今服务企业超 3000 家、供岗近 15 万,拿奖拿到手软,妥妥的 “自治区级示范点”!
图为零工市场招聘会现场及口袋公园创业文化展示。
树品牌:“壮家女家政”
作为南宁本土亮眼的劳务品牌,“壮家女家政” 以 “专业技能 + 暖心服务” 破圈。通过标准化培训、规范化管理,把普通劳动者培育成持证上岗的家政能手,从日常保洁到专业护理,用口碑赢得市场信任,既擦亮了 “壮家女” 的品牌名片,也让更多人靠技能端稳 “饭碗”。
这是招聘会现场上“壮家女家政”劳务品牌培训人员进行保健按摩培训展示。
育技能:“壮乡巧娘”非遗工作室
就业技能培训:聚焦民族特色与就业,将壮锦刺绣、非遗手作转化为实用技能。通过免费培训、订单帮扶、销路对接,让乡村妇女等掌握 “指尖功夫”,既传文化,又能接单增收,实现 “技能在手,致富不愁”。
非遗技艺传承:“麽乜”(读音mō miē)起源于右江上游一带的桂西壮族地区,是壮族特有的民间吉祥饰物,制作群体以女性为主。如今,这门古老技艺正焕发新活力——麽乜成了承载祝福的平安符,传统元素还融入时尚设计,不仅以匠心守护了壮乡文化根脉,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图为零工市场里的壮锦刺绣培训课堂。
打卡第二站:
“南宁老友粉”——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培训助品牌,匠心育“师傅”
作为广西 “八桂米粉师傅” 劳务品牌的重要支撑,南宁老友粉劳务品牌借力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资源,筑牢技能培育根基:已开展 2 期示范性师资培训,培育 100 名老友粉专业师资,累计培训 1500 人次掌握老友菜系制作技艺。
同时依托校企 “共建共育” 模式与民族特色小吃博物馆,推动老友粉制作标准化、技艺市场化,为劳务品牌输送懂技术、能创业的 “老友粉师傅”,让桂味特色成为就业创业硬底气。
图为现场培训制作老友粉,酸辣鲜香全在这一碗南宁人的粉里。
大师传“老友”,育徒促增收
刘勇是 “南宁老友粉” 传承人、自治区 “八桂米粉师傅” 专家工作室成员。他参与制定米粉标准化流程,创新菜品获全国金奖,推动 “八桂米粉” 入非遗,累计培训 600 余人,助学员月均增收超 4000 元。
学艺创品牌,桂味拓新篇
南宁人韦修武2023年在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老友粉制作,经大师指导精进工艺。2024年11月创立“邕大餇”,以“料底标准化+步骤手工化”保风味,借学校资源优化运营,还开发美食线路、建线上平台,让品牌成南宁特色打卡点。
韦修武和他的老友粉店,他说没有什么事是吃一碗粉解决不了的。
打卡第三站:
“南方月嫂”——南宁市绿城南方培训学校
“南方月嫂”劳务品牌:全链条托举,共赴就业梦
“南方月嫂” 是广西重点打造的劳务品牌,2006 年创建至今获 “全国劳务品牌” 等多项称号。构建 “培训→就业→跟踪→提升” 全链条服务体系,18 年来培训 15 万多人次,覆盖进城务工者、贫困户等,就业率 100%,助力无技能人群靠专业手艺稳就业。
月嫂典型人物:技能改写命运,匠心传帮带
莫永芸(图左)作为 “南方月嫂” 代言人,获多项国家级荣誉,领办工作室培训 6 万多人、带动 5 万多人就业。
胡秀英曾是农村妇女,经培训转型高技能月嫂,月收入超万元,摘掉 “贫困户” 帽子,用实力诠释技能改变生活的力量!
逛完这三站
才算摸清了南宁劳务品牌的 “门道”:
它不像网红景点那样花哨
却藏着最实在的民生温度 ——
零工市场帮人找活
职业学校教人培训技能
月嫂基地帮人逆袭
粉店老板带起创业头
在 “绿城” 南宁
技能不是空口号
是能端稳的饭碗
是能致富的底气
这样的就业技能
值得狠狠点赞!
X 关闭